图:中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
3月25日6时55分,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中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这一次真正拥有了一颗“中国心”──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核电神经中枢“和睦系统”。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梅俊表示,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投产发电,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和成熟性。\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报道
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迎来全面建成投运一周年。一年来,“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始终保持安全可靠运行,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充分验证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满足587万人年度用电需求
中广核反应堆理论设计首席专家、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卢向晖对大公报表示,“华龙一号”采用177组堆芯燃料组件、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多项设计特征,在安全性提升的基础上,反应堆堆芯功率较国内二代核电机组提升了约9%,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是二十大及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后首个高质量投产发电的核电机组,汇聚了中广核40多年来在核电研发、设计、建设、运营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肩负着中国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的历史使命。“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投产发电,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和成熟性。”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梅俊在投产现场表示。
记者了解到,防城港核电项目还是中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是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和广西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预计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突破345亿千瓦时,能够满足587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超10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56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7.8万公顷森林。
“和睦系统”自主研发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是核电站的“神经中枢”,控制着核电站数百个系统、上万个设备的运行和各类工况处理过程,对于保证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次,“华龙一号”也真正拥有了一颗“中国心”──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核电神经中枢“和睦系统”。
据悉,“和睦系统”(FirmSys)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永滨表示:“‘和睦系统’首次应用到‘华龙一号’机组,在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顺利通过了冷试、热试、装料、并网等多个阶段的重大考验。机组的成功投产,验证了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和先进核电仪控装备的良好融合。”
多年来,经过不懈攻关,中国在众多高科技领域都逐渐摆脱了被国外“卡脖子”的境况。以核电产业为例,以“华龙一号”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不仅实现了完全技术自主,更日益成为走向国际的“中国名片”。